客户的问题点: 1.现在的客餐厅看起来是两个分区,是否能打通之后更敞亮? 2.原本厨房太像“单独一个房间”,做饭的时候总觉得孤单,有办法改善吗? 3.两间卧室都不大,家里东西又多,柜子不够怎么办? 设计师的思考点: 1.在不破坏原始结构的前提下,是否能重新梳理视觉与动线关系,让“串联”不止于空间上的连通,而是一体化生活方式的延展? 2.厨房是功能空间,但也承载家庭成员的互动情绪,是否可以通过开口方式、视觉渗透或空间联动的设计,让“做饭”成为一种被看见的生活片段? 3.除了“加柜子”,是否有更多策略来提高单位面积的储物效率?比如通过利用垂直空间、嵌入式收纳、窗台柜、动线夹角等低频区域做“潜收纳”?
厨房是封闭的、餐厅偏窄、玄关像通道、两个次卧分得小小的……每个功能都“对",但都只做到“有”。但这个家的主人是一对对生活有要求的年轻夫妻,还有活力满满的小狗铁铁,空间不仅要“能用”,更要好用、好住、能共处。所以,我们真正着手思考的,是:如何让空间之间产生连接,让日常使用回到一种舒展与自在的节奏里。 了客厅原本被“电视墙+沙发”卡成了过道感,于是我们干脆把阳台封窗,在结构上顺势打造出阳台客厅餐厅一体化空间,动线重新铺开。现在这里是吃饭、工作、陪狗狗玩、朋友来时聊天的主场,整片区域有一种“每天都在用”的真实感。 厨房原本封闭、狭窄,所以直接打通厨房墙体,形成一个开放但又能灵活独立的操作区。中间采用黑框玻璃推拉门设计,日常使用时可开放可封闭,灵活应对不同场景。空间变大了,储物增加了,动线也更顺畅。并且玻璃的应用反而增加了客餐厅方向光线的引入,空间更加通透。 储物空间的优化不靠堆柜子,而是通过结构调整和系统布局解决 原本的储藏间与次卧合并,形成两个尺寸更均衡的卧室,其中一间做了榻榻米+书桌+书柜一体设计,功能完整,几乎全屋皆可收纳。餐厅整面餐边柜内嵌冰箱,阳台也做了到顶收纳与洗烘一体嵌入式布置。所有柜体统一采用浅色面材,与墙面融合,既满足储物,也不过度打扰空间视线,反而拉伸了空间感。